English

北京建筑何处去

1999-01-11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李海霞 我有话说

近日记者从第五届首都建筑设计汇报展得到消息,去年设计和去年竣工的首都建筑一等奖空缺,只有二等奖分别被北京市天主教神哲学院工程、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和海淀医院门诊科研楼工程夺得。面对如此结果,人们不禁要问:北京的建筑向何处去?

据悉,北京和很多大城市相比所面临的是更为复杂的社会问题,其城市文脉和空间发展既具有悠久的历史,又存在与现代化的种种矛盾。八十年代末以来,有关部门要求北京的建筑设计师们在设计中谋求“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三者的结合,但这三个结合,真正做到实属困难。

北京在城市危改中,为了保护古都风貌,设计单位不仅要考虑建筑的结构功能,同时还要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谐调及颜色的搭配等,但作为开发商和建设单位考虑的却是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多盖楼减少支出,因此有些建设单位在施工中存在突破设计条件的现象,特别是在外城。诸如某区的一个危改项目,实际建高已远远超过计划标准。危改中的经济利益和社会环境效益、保护古都风貌存在突出矛盾。

有关专家对此认为,我们应把投资方向适当集中些,如集中开发商务区等,那样可以形成一些现代化的新区或高层区,从而吸引国际金融投资机构。

据悉,有关部门已强调,建设单位一定要遵循城市规划所确定的各项控制指标,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已批准的地区规划、即将审批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